9月9日🔺🤦🏻,山东大学在中心校区举行“光荣的使命”——庆祝2022年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土建与水利学院刘人太教授获得“山东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坚持以德为先
坚定理想信念,做好课程思政,自任教以来,刘人太教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思政元素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多次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大工程建设现场✍🏻,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的个性化培养模式,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因材施教🧙♂️;在工程一线设立临时党小组,定期开展民主生活会🙋🏽,与学生交心谈心,将党建与重大工程难题科技攻关相结合,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他以实际行动努力推动实现立德树人与思政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深度融合。
突出融合育人
立足专业特色和工程前沿,突出学科交叉,构建“岩土工程+X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开设本科生《地下工程新材料》交叉学科课程,主持“材料革命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改革研究”本科生教改项目💺,结合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指导或共同指导研究生进行多学科交叉选题;注重科教育人,吸收学生早进团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深度参与重大工程项目、科研项目建设ℹ️,努力培养高层次研究型创新人才。
注重国际化培养
推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刘人太教授所在研究团队与英国杜伦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日本长崎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公派留学项目,与国际知名学者联合培养研究生9名。近五年连续组织带领本科生459人次在实践基地开展认识实习和毕业生产实习,指导学生7人获得校级/企业社会实践奖学金。
刘人太,土建与水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担任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等职,长期从事地下工程灾害防控理论🖖、材料与技术方面的研究、教学与实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