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9日,由山东大学基坑与深基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基坑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铁五局集团机械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强劲地基)承办的“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技术”观摩交流会在济南绿地美利亚酒店三楼会议室成功举办🛫👨❤️💋👨,来自山东省内建筑行业50多名设计🧙🏽♂️、施工😊、科研、教学专家莅临👨。山东大学基坑与深基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基坑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CECS《临时构件全回收基坑工程技术规程》主编李连祥教授主持了整个活动🧑🏿🔬。
今年6月28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下发了《2020年第一批协会标准制订、修定计划》,山东大学与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主编的《临时构件全回收基坑工程技术规程》已经立项,此次观摩交流会的主旨技术是“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工程背景是济南市轨道交通R2线一期土建工程二标腊山站2号〽️、3号风亭基坑工程。该项目采用地连墙+三道支撑的支护形式🧑🏼🦲,原方案为三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后来由于工期原因将第二👈🏻、三道内支撑改为上海强劲地基的预应力鱼腹梁钢支撑👩🏿🔬。该项技术是待编《临时构件全回收基坑工程技术规程》的重要技术之一🈴🌻。
首先𓀊,与会专家详细参观了施工现场🤲🏻,随后进行了会议交流。中铁五局集团腊山站项目负责人介绍了项目的应用背景和实施效果⛩,充分肯定型钢支撑技术快捷和环保。上海强劲地基的总工程师介绍了鱼腹梁钢支撑的工作机理和设计计算🏋🏻。最后🚵🏻♀️,山东大学李连祥教授介绍了《临时构件全回收基坑工程技术规程》技术体系,系统阐述了临时构件全回收技术对于变革现阶段基坑工程“临时性”理念的生态意义,并介绍了工程界常用的几种全回收基坑支护技术🈺,使与会专家了解到《临时构件全回收基坑工程技术规程》的工程价值。
近年来,山东大学基坑与深基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基于自身研究与工程实践⏲,主动推进基坑工程变革,努力改变30多年来基坑工程“临时性”理念造成的建筑材料浪费、环境污染和后续地下空间开发障碍👨🏼🦰,倡导和推动基坑支护临时构件全回收或支护结构永久化🤹♂️🪭,先后在我国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大会、全国基坑工程学术会议、深基础论坛等国家级平台做过10多场学术报告📥,树立了鲜明的学术形象🕞。
据悉,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属国家级团体推荐标准🦐,这是国家技术标准管理体制改革后🫷,适应全国推广使用的重要渠道👐🏻。《临时构件全回收基坑工程技术规程》是山东大学基坑与深基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编的第二本标准,该中心主编的第一本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喷扩锥台压灌桩技术标准》已于今年6月1日施行。

现场钢支撑安装情况

山东大学李连祥教授介绍《临时构件全回收基坑工程技术规程》技术体系
交流会会场